【承德日报社新媒体记者专访】

引言:光影交织,肖央塑造郑立棍的道德与人生画卷

在即将于2024年国庆档全国上映的河北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——电影《出入平安》中,承德籍演员肖央以其深入人心的演技,塑造了郑立棍这一面临道德与良心拷问,同时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深深反思的角色。肖央,这位兼具导演、演员、歌手、编剧多重身份的才子,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家乡文化底蕴,赋予了角色更为丰富的内涵。

肖央的演艺生涯:喜剧之光,转型之路

肖央,1980年4月7日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,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。自出道以来,他凭借《老男孩》、《父亲》、《老男孩之猛龙过江》、《情圣》、《唐人街探案》、《天气预爆》和《误杀》等一系列影视作品,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誉。尤其在《误杀》中,肖央一改往日的喜剧形象,成功塑造了一位严肃的父亲角色,展现了其宽广的戏路和精湛演技。同时,他的音乐才华也在全球热曲《小苹果》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,赢得多个重要奖项的认可。

承德文化烙印:历史底蕴孕育艺术灵感

肖央的家乡承德,这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,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在访谈中,肖央透露,电影《出入平安》取材于唐山大地震,而其父亲当年作为军人参与了救援工作,这些亲身经历成为他塑造角色的重要情感依托。肖央自幼在公安局家属院中成长,身边拘留所工作的唐山阿姨的方言熏陶,为他日后精准把握角色语言特色奠定了基础。他深情阐述:“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”,《出入平安》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一精神特质。

电影主题探讨:人性光辉在灾难中熠熠生辉

肖央对于《出入平安》中的角色郑立棍有着深刻的理解。他认为,影片揭示了人们在灾难中依靠人性的闪光点顽强生存,重建生活秩序的壮丽画卷。他感慨道:“这份乡愁和对人性光辉的共鸣,使得《出入平安》在当今时代具备鼓舞人心的力量。”

未来展望:坚守艺术追求,应对市场挑战

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影市场,肖央坦言需要在坚守艺术追求与满足市场需求间寻找平衡。他坚信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演技始终是演员立足的根本。唯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,保持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与敬畏,才能在流量为王的浪潮中稳住阵脚,为观众呈现更多深入人心的角色。

音乐之旅未止步:才子归来,乐章待续

尽管在影视领域成绩斐然,肖央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并未减退。他感谢粉丝们对他音乐才华的持续支持,并透露未来有演出计划,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以音乐的形式再次与大家见面。

家乡变迁与美食记忆:双滦焕新,风味犹存

肖央感慨家乡承德,尤其是双滦区近年来的巨大变化。昔日的小镇如今已融入城市肌理,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,如鼎盛王朝演出、双塔山景区等,不仅传承了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,更赋予了地区经济新的活力。谈及家乡美食,肖央难忘羊汤、烧饼、饺子等传统佳肴,特别是承德独有的杏仁凉菜,让他回味无穷。

期待家乡文旅:近在咫尺,美不胜收

对于家乡文旅事业的未来发展,肖央寄予厚望:“这么近,那么美,周末到河北。”他呼吁更多人来承德领略其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独特魅力,随着京承高铁的开通,承德已成为理想的短途旅行目的地。他特别推荐外八庙,如普宁寺、普陀宗乘之庙,它们不仅是承德多元文化的象征,更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结语:初心不改,砥砺前行

肖央深情寄语:“愿每个奋力奔跑的承德人,不忘初心,勇敢前行,出入平安!”这位承德之子,以他的艺术才情与人文关怀,不仅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,更在现实中传递着对家乡的挚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肖央的演艺之路,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,既有喜剧的欢笑,也有正剧的深沉,更有对人性与生活的细腻刻画,期待他在未来的星途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。

【编辑:李红扬;责编:王馨颖;监审:张强、李立成】

(注: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